王鹏:热衷公益事业,为他人举起生命的火炬 |
[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20-01-09 | 浏览:27177次 ] |
王鹏在中铁宝桥集团轨道线路研究院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作为青年职工,他在工作上积极主动,生活上严格要求,政治上向先进典型看齐,个人能力素养不断提升。在大学期间,王鹏就签订中华骨髓库《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采集了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
2018年10月11日,正在岗位上工作的王鹏突然接到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的血样和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的初配已通过,询问是否愿意进行后续的血样高配以及高配通过后的捐献活动。 从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处得知,急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是一位成年女性,由于亲属之间的配型也存在概率问题,家人没能配型成功,于是借助中华骨髓库这个大平台,选择志愿者捐献这条途径进行血样初配。幸运的是与当年王鹏留下的血样与患者的血样初配符合。王鹏想到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一条生命,心里即激动又紧张。 众所周知,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除了少数特殊患者可能会从自体移植中受益,绝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应该做异体移植,异体移植是各种中高危白血病重要的根治性手段,也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在人体骨髓和外周血中都有分布,且数量极其稀少,通过药物刺激等手段,使捐献者血液中造血干细胞含量达到规定值,通过采集设备将捐献者的血液抽到抽仪器设备上提取造血干细胞,提取过后的血又输入捐献者的身体里,在此过程中分离出正常的造血干细胞,输注到原已衰竭或摧毁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此过程称为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前,中铁宝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铁路道岔研制企业,其所在的部门轨道研究线路研究院负责各类高速道岔、重载道岔等国家重点工程道岔设计任务,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大家都在加班加点攻关,进行捐献的时间和工作产生有冲突,公司团委和单位领导了解到情况后,主动找他谈心,鼓励支持他参与捐献工作,打消工作顾虑,企业特意开辟“绿色通道”,安排相关部门提供便利,确保其能够顺利去西安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同时,王鹏也取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并在宝鸡高新人民医院进行高配血样采集。 经过一个月等待,得到血样高配通过的通知,随即通过了后续的体检。为刺激人体产生造血干细胞,使血液中造血干细胞的浓度大幅度提升,方便后续的采集工作,2019年1月5号至1月8号,王鹏在唐都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注射。在唐都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白血病患者时,体会到了他们对生的渴望时,一想到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一名患者的生命,减缓他们的痛苦,更加坚定王鹏捐献的决心。 2019年1月9日8:30,王鹏在唐都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整个采集持续了近6个小时,最终采集了180ml的造血干细胞原液,成为宝鸡第3例、陕西省第193例、全国第79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当天晚上干细胞检验结果出来后,显示王鹏干细胞数满足捐献要求,随后由红十字会安排工作人员,将180ml的造血干细胞原液送往患者所在医院对患者进行治疗。 王鹏在谈到采集过程时回忆说,由于自己的血管位置和形状比较特殊,循环血液的设备压力值一直达不到要求,王鹏采集过程中比别的捐献者面对更多的采集疼痛和焦虑。可是只要一想到自己能够有机会去救助他人的生命,让别的家庭恢复欢笑时,就更加坚定捐献意识,振作精神,配合医护人员。当王鹏看到自己的血液流入采集设备时,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他知道,他会尽己所能挽救白血病患者,让他们获得重生。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王鹏通过自身行动诠释“大爱无疆”,树立了新时代“身边榜样”的示范效应,让患者燃起生的希望。 2019年,王鹏被评为第七届“寻找身边的陕西好青年”公益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