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平:立足脱贫攻坚第一线 做好服务群众贴心人 |
[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8-05-09 | 浏览:30907次 ] |
2016年2月,夏志平同志被组织选派任东南镇予村第一书记。从住村第一天起,他就给自己确定了一个目标:绝不辜负组织信任,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扑下身子做扶贫脱贫的带头人,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被评为“宝鸡市脱贫攻坚工作第一书记标兵”、“陇县脱贫攻坚模范第一书记”、“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标兵”、第六届陇县“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17年度脱贫攻坚模范书记”。2018年3月任温水镇郭家山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一、强化角色意识,明确责任担当 2016年2月全县脱贫攻坚启动仪式之后第二天就到任住村,到村的第一个晚上,他就和村干部促膝长谈,既表明自己立志扶贫的态度,又尽快摸清了村情,熟悉了贫困户底册。最终确定贫困户124户,480人,通过不懈努力,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退出。 二、扎根基层磨炼,精准扶贫发力 1、党建引领精准扶贫。以抓党建、促脱贫为切入点,定期召集全村党员学习,带头讲党课,持续开展“三个三”活动,深化“周誓”活动,践行“四二一”工作法,广大党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全面发挥。 2、规划编制及时高效。广泛征集村干部和群众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予村脱贫攻坚规划》、《2017年全村整体脱贫工作计划》,为实现全村早日脱贫提出线路图和进度表。 3、主导产业持续加力。对230亩果园进行补植和高接换优,新建了200立方米苹果园滴灌工程。对68户烟农和47户果农进行技术培训。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成立了金叶烤烟专业合作社与广青苹果专业合作社,并协助合作社开设了网店。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统一育苗、统一栽植、统一田间管理,极大的提高了烟农和果农作物水平收入及。全村发展烤烟1110亩,实现产值22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1000元。完成高标准苹果园460亩,实现产值200万元。投资20万元,修建蓄水100立方米的机井一座,更换管道8公里。积极争取旱作科技地膜玉米项目,为群众免费供应种子5600斤,地膜5400斤,价值8.6万元,使全村地膜玉米面积达到2200亩。实施“一户一策”,落实产业发展资金60.08万元。 4、易地搬迁强力推进。逐户走访征求意见,从搬迁选址到拆基地兑换,从房屋设计到大门修建,他都亲历亲为,参与其中。21座整齐划一的搬迁新居及道路、绿化等基础全面建成,入住率达到了100%。 5、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争取资金6.8万元,安装路灯24盏,筹集资金2万元,为4眼水井新修了井房,完成道路村庄硬化4885米,13911平方米,排水渠448米,防洪渠994米、实施墙体美化3100米,6200平方米,排水渠加盖板6000米;安装路灯52盏。在全县率先启动危房改造,全县危房改造工作现场会在予村召开。 6、项目争取积极到位。新装有线电视94户、升级27户,让121户贫困家庭不掏一分钱看上了有线电视。联系县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剧团开展了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系列文化扶贫活动,陇县文化扶贫公益演出启动仪式在予村举行。争取到价值5万元健身体育器材,新建了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广场。争取免费粮仓350个,完成了2850亩的农田保护项目,配套硬化田间道路3公里,绿化油松500株。为贫困户发放农信宝手机1部,办理5万元人身意外保险1份。筹集资金为所在村订阅《陕西农村报》20份。 三、心系群众冷暖,帮扶奉献爱心 住村以后,他始终把自己当成予村的普通一员,与群众打成一片,贫困户进城照相有困难,他就带上自家的照相机,进村入户给他们免费照相,利用星期天休假的机会为他们出资冲印。不管哪家的红白喜事他都随礼并帮忙料理,贫困户陈忠孝家里经济困难,发展扶贫产业缺少启动资金,他现场资助现金500元,贫困户老张老伴有病,便时常买些水果、茶叶、蔬菜等去看望。在其去世后,更是积极帮助料理后事,制作遗相,始终坚持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间,把帮扶落实在行动上。 促成了北京的爱心人士为我村小学生张思荣每季度资助500元、李瑞琪每月资助200元,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贫困户李碎贤因错过最佳销售时机,导致3500斤苹果无法销售,通过发朋友圈,联系客商将苹果全部销售,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五保户陈来换,因不愿到温水敬老院集中供养,有意变为散养五保户,他便开上自己的车,带上五保户先后五次奔波于温水敬老院与县低保中心,将其由集中供养五保户变更为散养五保户。7月24日,星期天晚上7点,在得知老李和老王打架后,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安排双方当事人入院治疗,并到医院安抚双方情绪,协调住院费用2000元,离开医院时,已经晚上1点多。随后又多次安抚调解,自驾车到医院将当事人一方老李接回,并借给4000元,用以打架事件协议的履行和解。同时,积极召集9名当事人调解处理8月24日晚意外饮酒死亡事件、宅基地纠纷、防雹炮弹落于贫困户房屋等矛盾15件,将各种矛盾消化在基层,将事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四、廉洁奉公尽责,永葆党员本色
住村以来,他把全部家务及照顾老人、孩子的担子交给了妻子,克服上有老、下有小的实际困难,把所有精力与时间全部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严守住村工作纪律,按照“六要六不准”要求自己,秉持进百家门、了百家情、解百家忧、帮百家人工作理念,坚持住在贫困户,吃在群众家,及时将党组织关系转至村上,始终记着自己是所在村党建工作的引路人、脱贫攻坚的引头雁、经济发展的领航员、困难群众的贴心人、群众矛盾的调解员,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政策上的明白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得向往作为工作目标,把党的意图作为努力的方向。事事上心、处处用心、时时操心、人人尽心,切实践行“四二一”,扎实干工作,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嘴,不该伸的手坚决不伸,不能吃的饭坚决不吃,绝不在村上报销任何费用,不给村上添任何麻烦,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谨言慎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树立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