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宝鸡共青团网站!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青春风采


杜红笑:让奋斗的青春在教育中焕发光芒

[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8-05-09 | 浏览:30775次 ]

听过杜红笑老师的课,就有一种课堂精益求精,只为给学生带来生命怒放的喜悦;见过他的人,就有一种人生时时努力,只为兴盛事业成就他人的梦想;与他共事,就有一种处处闪耀,只为携手同行一起成长的信仰……

杜红笑,男,41岁,中共党员,自1996年参加工作,已有21年工作经验。这21年来,他积极踊跃投身教育教学改革,躬耕于教学一线,勤学不辍,砥砺前行,先后获得陕西省第四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陕西省中小学培训专家库首批成员,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改革先进个人等5项综合类省级荣誉,宝鸡市三五人才,宝鸡市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扫阿联名师工作室成员等5项市级综合荣誉。

除了个人成长,他充分发挥省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坊、省级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宝鸡市教育局组织的“高效课堂星级校创建调研指导”活动,到眉县、高新、扶风进行调研指导,宣传课改经验;多次受宝鸡市教研室指派到眉县、凤翔、宝鸡一中参加“高效课堂名师送教大篷车”、“高效课堂同课异构”等活动,效果良好,反响强烈。多次承担宝鸡教育学院培训任务。近五年来,参与省、市、区级送培送教23次,受益人数达到2400余人;在他的指导帮助下,陈仓区虢镇中学青年教师杨雅勇成为第四批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陈仓区千渭初中许建涛成为2015年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5名青年教师成为陕西省教学能手,他用他的努力,奉献,成为青年老师的楷模和榜样。

在繁杂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他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引领或启发更多的老师借势前行,目前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4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6篇,在市区级刊物发表11篇。他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用文章分享经验,助力他人,为更多人成长助力加油。

2013年5月,他的先进事迹在《陈仓教育》登载,引起关注和热议;2015年2月他成为《陈仓教育》的封面人物;2017年,他登录宝鸡教育云平台,参加名师公益课堂,助力宝鸡市3万余名中考学子……

一、加强学习,交流辐射,激励青年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宝鸡市三五人才……这一系列的荣誉,关乎大家的期望的信任,杜红笑老师深感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要胜任这一工作,必须具备更高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以更高的工作水平来应对。多年以来,他一直认真的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党员“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先后被陈仓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教师,被宝鸡市第一中学评为“优秀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等,2017年9月开始担任中共宝鸡市第一中学委员会2019届支部书记,宝鸡一中八年级年级主任,带领更多的老师为实现理想砥砺前行。

在教育教学方面,他始终抱着“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恐慌,不断学习,广读博览,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学习数学课标,阅读教材,分析教参,利用一切时间与教师一起研究学习,每个学期听课量都不少于40节。多次参加到上海、深圳、广州、西安参加域外高级培训,感受最先进的基础教育理念,学习先进教育教学技术,不断改革课堂教学。

2017年10月,撰写的论文《抓好关键点 赛出高水平》发表在国家级刊物《新教育时代》,并在同类期刊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7年8月,撰写的《三角形的高》教学设计在陕西省教育学会组织的全省第七届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交流活动中荣获陕西省二等奖。近五年,总共有21篇文章在国家级、省市区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二、立足一线,学研一体,引领青年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只有一线,才能给青年人更多的帮助。一直以来,杜红笑老师坚持立足教育教学一线,立足课堂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成长,曾主持研究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市级基础教育优秀成果2项,参与人数达30余人。他用自己的以身作则,带动了学校更多的老师充满热情地投入教育科研工作,构建起“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效果即成果”的教科研思路,有力的促进学校、学科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了更好的宣传推广教研成果,他建立了自己的教学交流QQ群,成员遍布咸阳、汉中、延安、华亭等区域,通过日志转载,即时交流、心得共享等形式,及时解答了许多教师教育教学当中的突出问题,在区域内形成一定影响。

三、示范引领,集体研讨,发挥榜样作用助力青年成长

在新时代呼唤更多“智慧型”教师的时候,杜红笑老师总是站在时代召唤的最前列,他朴素的认为: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更要帮助更多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岗位骨干。作为区域引领者,他积极参加省市区级送培送教,区域内达到23次,受训人数达到2400余人;他走出宝鸡,为咸阳师范学院讲座,宣传宝鸡教育经验;他放眼全国,为来校参观学习的甘肃省华亭县教育同行做学生合作学习、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的辅导讲座,获得了听课教师、领导的赞赏。对于有公开课任务的年轻教师,他毫无保留,帮助出谋划策,共同修订导学案,在试教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在他的指导帮助下,涌现了陕西省学科带头人1人,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1人,陕西省教学能手5人,更多青年成为市级能手和教学骨干。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回顾多年来走过的路程,他和他的团队历经多少次辛酸苦辣,多少回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多少次争论非议,到今天,一个个脚印,一次次努力,一滴滴心血,都凝成了课改的累累硕果。他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影响着宝鸡地区的课改不断向前,帮助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也使得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得到凸现,学生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以张扬,整个校园洋溢着学习的快乐与生命成长的欣喜。他基于课堂用行动实践着课改,引领更多人从事课改,在他看来,课改与收获该是每个人的!

走近杜红笑,他坚毅而年轻的脸庞、温和而又折服的眼神,分明告诉我们:他将一如既往的充分发挥个人才能,融入单位集体,为党和人民尽心竭力,忘我工作!他和他的课堂,会让青年人永远向往,不断学习!